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活动图片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指尖上的非遗丨七旬老人的木偶戏 风雨中的寂寞坚守

    信息发布者:拐弯处遇见你
    2020-03-28 20:31:55   转载

    木偶戏又称“傀儡”戏,

    始于汉代,

    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表演,

    它剧情简短,

    生动活泼,

    配音风趣幽默,

    每个小故事里都蕴藏着不同的寓意。

    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      随着社会的发展,电影、电视剧等更有趣、新奇的事物渐渐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,木偶戏变的越来越少人观看,人们也越来越少提起了。但是一批老艺术家依然传承推广着这项“非遗”表演,通过他们的身体力行,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,生动呈现在观众面前。

      10月31日,施庵镇曾营村1组村民田梅兰家的小院里,正在演出木偶戏。表演者是74岁的田梅兰、71岁田庆兰姐弟俩和一帮同样爱好传统民间文艺的老友们……

      田梅兰的姥爷就精通木偶戏技艺,传到她这一代已经是第五代了。年轻时田梅兰就跟着父亲学木偶戏,随后她又教会了自己的弟弟田庆兰等一班徒弟。

      随着时代的发展,木偶戏渐行渐远,但田梅兰、田庆兰姐弟和一帮老友们凭爱好仍在默默地坚守着……

      曲剧《奔夏口》,讲述三国时期诸葛亮火烧新野,刘备弃新野下樊城关羽保皇嫂的故事。

    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域文化的珍贵技艺,是一方文脉的延续。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首的传统文化,显示一个国家和民族独特的生存方式、生活智慧、思维方式、想象力和文化意识,蕴含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生命的密码,支撑着我国民众的生存、发展和进步,也是我们需要守护的“根”。

      曲剧《三击掌》,讲述王宝钏和薛平贵的爱情故事。

      截至目前,我县共有新野猴艺、新野槐书2项列入省级非遗名录,新野陶艺、新野马氏板面等6项列入市级非遗名录,新野曹氏接骨丹等20项列入县级非遗名录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